歡迎光臨管理系經營范圍網
當前位置:酷貓寫作 > 公司知識 > 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稅法(6篇)

發(fā)布時間:2024-11-12 查看人數:85

【導語】個人所得稅稅法怎么寫好?很多注冊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寫才規(guī)范,實際上填寫公司經營范圍并不難,我們可以參考優(yōu)秀的同行公司來寫,再結合自己經營的產品做一下修改即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個人所得稅稅法,有簡短的也有豐富的,僅供參考。

個人所得稅稅法(6篇)

【第1篇】個人所得稅稅法

個人所得稅的年度匯繳清算工作,已經從2023年3月1日拉開序幕了?;⒒⒃谶@里要恭喜可以退稅的人,也要恭喜需要補稅的人。畢竟退稅當然是好事,但是補稅也可以證明你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人。

對于個稅匯算清繳工作,雖然我們只需要在個稅app上面根據提示動動手指即可,但是個稅的計算過程我們還是需要了解的。畢竟,我們也需要自己計算一下,系統(tǒng)有沒有計算錯誤。

個稅速算扣除數是什么?

個稅速算扣除數是指我們計算個稅稅款時,使用快捷計算方法時需要扣除的數額。

具體來說,在采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稅款時,計稅依據乘以最高稅率得到的結果和真實數值之間的差額。每一級這個差額都是一個常數。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規(guī)律,把這個常數計算提前計算出來。

這樣根據個人所得稅的稅率計算出來的常數,就是我們使用的個稅速算扣除數,

比方說,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時,使用的就是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表。對于的稅率是3%、10%、20%、25%、30%、35%和45%,而相應的速算扣除數就是0、2520、16920、31920、52920、85920和181920。

具體稅率表如下:

這樣當我們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后,就可以根據稅率表直接計算需要繳納的個稅了。

舉例說明:

虎虎在2023年前兩個月的應納稅所得稅額是37600。根據綜合稅率表可知,適用的稅率是10%,速算扣除數是2520。

預扣預繳時,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所以,虎虎需要繳納的個稅=37600*10%-2520=1240。

通過上面的計算過程,我們也能發(fā)現速算扣除數確實很好用。如果不使用速算扣除數,就需要把實際的應納稅所得額分配到相應稅率進行分開計算。

我們還是使用上面例子中的數值,按照常規(guī)算法計算一下。

由于應納稅所得額是37600,所以需要分為兩部分,即36000和1600。然后分別計算需要繳納的個稅,計算過程如下:

36000屬于第一級,稅率是3%,需要繳納的個稅=36000*3%=1080。

1600屬于第二級,稅率是10%,需要繳納的個稅=1600*10%=160。

合計需要繳納的個稅=1080+160=1240。

計算的結果雖然一樣,但是不使用速算扣除數的情況,計算起來要復雜得多。并且,應納稅所得額越大,涉及的稅率越多計算起來越復雜。

個稅的稅率表有哪些?

其實個稅的稅率表不止一個。我們常用的就是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時,使用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表。當然,我們在個稅年度匯繳清算時,使用的也是這個稅率表。這個稅率表,上文已經提到了。

除了這個稅率表,還一個比較常用的就是月度稅率表。這個稅率表,主要就是應用于非居民個人獲得工資、勞務報酬、稿酬以及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當然,這個稅率表居民個人在年終獎單獨計稅時也會用到。具體稅率表如下:

月度稅率表,也是可以通過年度綜合稅率換算過來的。我們在具體使用時一定不能用錯了。我們還需要注意的事,勞務報酬和生產經營所得,也有屬于自己特有的稅率表。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虎說財稅

【第2篇】稅法個人所得稅

什么是個稅——最通俗的介紹

個稅也就是個人所得稅的簡稱(或俗稱)。

各國按照稅制設計的需要,會開征各種稅,開征比較集中的稅種有個人所得稅、企業(yè)所得稅,部分國家有增值稅、銷售稅等等。

世界上,英國是開征個人所得稅最早的國家,1799年英國開始試行差別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我國是1980年9月10日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并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并于發(fā)布當天施行,但是,當時只對外籍個人征收。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修正,從此對中國居民也開始征收個人所得稅。

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是2023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從2023年1月1日開始施行。

個人所得稅通俗的講,就是國家對個人(包括中國的稅收居民和非居民)取得的應稅收入征收的一種稅。

既然說到是對個人的應稅收入征收的稅,就表示并不是對個人取得的所有收入征稅,而只是對稅法規(guī)定的應繳稅的收入征稅?,F在,我國是對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以及偶然所得這九項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

當然,對于這九項收入,也不一定是對全部收入征稅,其中有些項目設定了稅前扣除項目及金額(或比例),再對收入減除法定扣除以后的所得按稅率征稅。

如,常見的工資薪金收入,就是將個人一年的工資、薪金收入與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合并為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綜合所得項目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再按適用稅率計稅。

再如,對于個人的財產租賃所得,就是規(guī)定,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20%的稅率計算。

另如,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就沒有扣除項目,直接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乘以20%的稅率計算應繳個人所得稅。

如果個人取得的收入不是稅法規(guī)定的應稅項目的,如私人之間的饋贈,就不屬于個人所得稅的征稅收入。

---------------------------------

更多財稅實務問題,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稅海濤聲”

【第3篇】新稅法關于個人所得稅

新個稅法正式頒布,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xù)教育支出、大病醫(y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項附加扣除。

如果會計要做這個匯算清繳的話,那還不是要去查一眾員工的家宅?查戶口?你家小孩幼兒園在哪讀?學費多少???買房買的哪里?房貸還的是多少年?等額本息還是等額本金……都要核實,想想都…闊怕

再設想一下,這些扣除項目肯定還會設置限額,畢竟幼兒園也有1萬一年跟10萬一年之分啊,不限額管不住了。

除了限額,范圍是不是還有限制?除了學校學費,補習班、興趣班的算不算?

除了范圍,票據是不是有要求?租房要不要房東代開張發(fā)票過來?都要考慮!

臨時工勞務報酬個稅大變!

現在是按次稅前勞務報酬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800以后,乘以稅率20%交個稅。2023年1月1日個稅改革全面開始后,勞務報酬合并在綜合所得里,每月不超過5000(按年收入不超過60000)的可以免個稅!

也就是說,以前要交的現在可以免了!(并且目前交的很多,4000元的稅前報酬交640個稅,很多人不愿意)

社保正開始嚴查,再用以前的老方法:簽勞動合同不交社保發(fā)工資來處理臨時工報酬,風險很大!以后可以簽勞務合同,發(fā)勞務報酬,代開發(fā)票的方式更好。(反正個人未達起征點去稅局代開發(fā)票也是免稅的)

好了,該說的我都說了,剩下的就靠大家去領悟了,領悟到的小伙伴點個贊給我看看,看看你們悟性怎么樣?

【第4篇】個人所得稅法過渡期政策

今年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這是我國個人所得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為了讓納稅人盡早享受減稅紅利,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布的《關于2023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稅率適用問題的通知》,202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以下簡稱“過渡期”),納稅人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統(tǒng)一按照5000元/月執(zhí)行,并執(zhí)行新的稅率表。

1.新個人所得稅法什么時候開始實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23年8月31日通過,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為讓納稅人盡早享受減稅紅利,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先執(zhí)行新稅法過渡期政策。

2.新個人所得稅法過渡期政策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在202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對納稅人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按5000元/月的基本減除費用進行扣除,并適用新稅率表。

對納稅人取得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按5000元/月的基本減除費用進行扣除,同時適用新的經營所得稅率表:

3.2023年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自然人投資者、企事業(yè)單位承包承租經營者的生產經營所得,如何計算計稅?

對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自然人投資者、企事業(yè)單位承包承租經營者2023年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用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分別計算應納前三季度稅額和應納第四季度稅額,其中應納前三季度稅額按照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稅率和前三季度實際經營月份的權重計算,應納第四季度稅額按照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稅率和第四季度實際經營月份的權重計算。

具體如下:

(1)月(季)度預繳稅款的計算。

本期應繳稅額=累計應納稅額-累計已繳稅額

累計應納稅額=應納10月1日以前稅額+應納10月1日以后稅額

應納10月1日以前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10月1日以前實際經營月份數÷累計實際經營月份數

應納10月1日以后稅額=(累計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10月1日以后實際經營月份數÷累計實際經營月份數

(2)年度匯算清繳稅款的計算。

匯繳應補退稅額=全年應納稅額-累計已繳稅額

全年應納稅額=應納前三季度稅額+應納第四季度稅額

應納前三季度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前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前三季度實際經營月份數÷全年實際經營月份數

應納第四季度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稅率-稅法修改后規(guī)定的速算扣除數)×第四季度實際經營月份數÷全年實際經營月份數

4、納稅人在202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納稅人在202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仍按照修改前的稅法規(guī)定執(zhí)行。

5、從今年10月1日起,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先執(zhí)行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如何操作?

10月1日起執(zhí)行5000元的費用扣除標準(俗稱起征點),指的是扣繳單位10月1日后實際發(fā)放工資時適用5000元的新標準。按照稅法規(guī)定,扣繳義務人支付工資計算稅款后,次月15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扣繳申報。

綜上,扣繳單位10月1日后向納稅人發(fā)放的工資薪金,按照5000元/月的費用扣除標準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5篇】新個人所得稅法過渡期政策

1.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的重要意義?

:進行個稅改革的目的在于切實減輕廣大納稅人的負擔,還利于民,其重要意義集中體現為以下三點。

一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個人所得稅改革要求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提出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黨的十九大要求深化稅收制度改革,2023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對個人所得稅改革工作作出了部署。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是全面落實上述要求的具體舉措。

二是完善現行稅制的客觀要求?,F行個人所得稅制存在一些問題,如分類征稅方式下不同所得項目之間的稅負不盡平衡,基本減除費用多年來沒有調整,費用扣除方式較為單一,工資薪金所得的中低檔稅率級距較窄等,需要通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予以解決。

三是改善民生、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迫切需要。近年來,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增速較快,中等收入群體持續(xù)擴大,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有必要完善稅制,適當降低中低收入者稅負,更好地發(fā)揮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

2.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的主要內容(變化)是什么?

:此次個稅改革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便民、惠民、利民,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將個人經常發(fā)生的主要所得項目納入綜合征稅范圍。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納入綜合征稅范圍,實行按月或按次分項預繳、按年匯總計算、多退少補的征管模式。

二是完善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模式。一方面合理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將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5000元,另一方面設立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

三是優(yōu)化調整個人所得稅稅率結構。以現行工薪所得3%-45%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為基礎,擴大3%、10%、20%三檔較低稅率的級距,25%稅率級距相應縮小,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保持不變。

四是推進個人所得稅配套改革。推進部門共治共管和聯合懲戒,完善自然人稅收管理法律支撐。

3.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實施步驟如何開展?

: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程序較為復雜,因為納稅人遵從新稅制需要一定輔導期,征納雙方需要轉變征納方式的適應期,社會需要配套保障的準備期。為讓百姓盡早分享改革紅利。在全國人大的關心指導下,此次個稅改革按照“一次立法、兩步實施”的步驟實行。具體如下:

在“一次立法”階段,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個人所得稅法,初步建立綜合分類稅制,并于2023年1月1日起實施新稅法。同時,授權國務院在新稅法實施前,比照新稅法相關要素,實施過渡期政策。

在“兩步實施”階段,第一步是2023年10月1日至年底實施過渡期政策,包括:各所得項目仍然維持現行分類征收辦法,按月或按次計稅;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費用減除標準提高至5000元/月,并適用新稅率表;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稿酬計稅方式暫不調整,次年不匯算清繳;對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適用5000元/月的投資者減除費用和新的稅率表。第二步是2023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包括:對四項綜合所得實行按年綜合計稅,次年申報期實行自行申報、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等等。

4.為什么要實施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模式?

:在分類稅制下,納稅人的各項所得需按其所得性質進行分類,按月或按次繳納稅款,沒有就其全年所得綜合征稅,難以充分體現稅收公平原則。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可以更好地兼顧納稅人的收入水平和負擔能力。從國際上看,個人所得稅按征稅模式可分為綜合稅制、分類稅制、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稅制等類型。目前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家采用綜合稅制或分類稅制,大多數國家都采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模式。

5.此次稅改綜合所得的稅率表是如何調整的?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稅制改革的總體要求,設計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階段、居民收入能力和減稅規(guī)模相匹配的綜合所得稅率表。

此次稅改,綜合所得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進一步拉長3%、10%、20%三檔較低稅率對應的級距,同步縮減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的級距維持不變。主要考慮是通過適當擴大低檔稅率級距,進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稅負。我國個稅納稅人群呈金字塔型分布,適用中低檔稅率人數最多,在納稅人收入分布密集區(qū)間實行更精細調節(jié),適度擴大中低檔稅率(20%以下)級距,進一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

6.實行10月1日過渡期政策后,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可以減多少稅?

:10月1日后取得工資薪金的納稅人,可以扣除5000元/月的基本減除費用并適用新稅率表,大部分納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減稅,特別是中低收入者減稅幅度更為明顯。不同收入群體的減稅情況具體如下:

7.此次稅改經營所得稅率結構是怎么調整的?

:為平衡經營所得與綜合所得的稅負水平,此次改革對原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進行了改革完善,在維持5%至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不變的情況下,大幅度調整各檔次稅率級距,如最低稅率5%對應的級距由原1.5萬元提高到3萬元;最高稅率35%對應的級距上限由原10萬元提高到50萬元,切實減輕了納稅人稅收負擔。

8.過渡期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如何計稅,可以減多少稅?

: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及相關規(guī)定,2023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對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適用5000元/月的投資者減除費用和新的稅率表。財政部、稅務總局已經明確了過渡期期間應納稅款的計算規(guī)則,確保個體經營者能夠及時享受減稅紅利。2023年匯算清繳時,需分段計算,前9個月適用3500元/月的基本減除費用,并適用原稅法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后3個月適用5000元/月的新標準,并適用新稅法經營所得稅率表。

舉例說明:某個體戶按照稅法及相關規(guī)定計算出2023年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200000元,稅改前全年應納稅額為55250元(200000×35%-14750),稅改后全年應納稅額為48812.5元。稅改后計算方法為:應納前三季度稅額=(200000×35%-14750)×9/12=41437.5元;應納第四季度稅額=(200000×20%-10500)×3/12=7375元;全年應納稅額=41437.5+7375=48812.5元。因此,200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稅改后比稅改前納稅人減稅6437.5元,降幅12%。

9.個人所得稅改革后的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是多少,執(zhí)行時間是何時?

:新個人所得稅法的施行時間為2023年1月1日。為向百姓提前釋放改革紅利,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和《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2023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稅率適用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98號)規(guī)定,對納稅人在2023年10月1日(含)后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統(tǒng)一按照5000元/月執(zhí)行,并適用新稅率表;對個體工商戶業(yè)主、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自然人投資者、企事業(yè)單位承包承租經營者2023年第四季度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執(zhí)行。

10.9月份的工資10月份發(fā)放(10月1日后發(fā)放的工資),是否可以享受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和新稅率?

: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和《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2023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稅率適用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98號)規(guī)定,納稅人10月1日后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和新的稅率表。納稅人9月份工資在10月份實際取得,可以享受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和新稅率表。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工資薪金所得是按月計稅,如果10月份再發(fā)放第二次工資,需要與第一次工資所得合并計稅,不能再扣減一次5000元了。

11.2023年10月申報9月份工資的納稅人,個人所得稅可以減除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嗎?

:根據新個人所得稅法和《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2023年第四季度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稅率適用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98號)規(guī)定,單位10月1日后實際發(fā)放的工資適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和新的稅率表。

按照現行個人所得稅法,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15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對于9月正常發(fā)放的工資,相應稅款在10月申報期內申報繳納,不適用5000元/月基本減除費用標準。

12.單位在9月底依法發(fā)放了10月份的工資,是否可以享受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和新稅率?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七條規(guī)定,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jié)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因此,有部分單位可能會因國慶節(jié)長假而將10月份工資提前至9月底發(fā)放。各單位在9月底依法發(fā)放的上述本應于10月份發(fā)放的工資,可以適用新的基本減除費用和稅率表,稅務機關會實事求是地讓納稅人享受到改革紅利。為此,稅務部門統(tǒng)一推廣使用的扣繳客戶端軟件已提供了相應稅款計算功能,依法提前發(fā)放工資的單位可以通過選擇10月“稅款所屬期”適用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和新稅率表,但相應稅款仍需在法定申報期內申報繳納。

需要提醒扣繳單位和納稅人的是,9月份正常發(fā)放的當月工資仍需按3500元的減除費用標準和現行稅率表計算并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對于扣繳申報與事實不符的,稅務機關后續(xù)會進行核查糾正。

13.此次稅改為什么要增加6項專項附加扣除?

:為進一步增強稅制的公平性、合理性,這次個人所得稅改革在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的基礎上增加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體現了個人生活和支出的差異性和個性化需求,實現精準減稅。

第一,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回應社會訴求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社會對稅前扣除子女教育、大病醫(yī)療等支出有一定呼聲。此次稅制改革在考慮納稅人實際負擔、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yī)療支出6項附加扣除,進一步完善了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體系。

第二,適當考慮子女教育、大病醫(yī)療等個性化支出,能進一步增強稅制的公平性、合理性,實現精準減稅。

第三,這是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重要體現。英、美、法、加、澳、日等國家,在基本費用扣除基礎上,均有教育、醫(yī)療等相關專項附加扣除。

14.稅法中的“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有哪些區(qū)別?

:個人所得稅稅基的扣除主要包括四類: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基本減除費用,是最為基礎的一項生計扣除,對全員適用,考慮了個人基本生活支出情況,設置定額的扣除標準。

專項扣除,是對現行規(guī)定允許扣除的“三險一金”進行歸納后,新增加的一個概念。

專項附加扣除,是在基本減除費用的基礎之上,以國家稅收和個人共同分擔的方式,適度緩解個人在教育、醫(yī)療、住房、贍養(yǎng)老人等方面的支出壓力。在施行綜合和分類稅制初期,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包括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賃、大病醫(yī)療、贍養(yǎng)老人等六項。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是指除上述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之外,由國務院決定以扣除方式減少納稅的其他優(yōu)惠政策規(guī)定。

15.稅務機關如何確保10月1日過渡期政策平穩(wěn)實施?

:10月1日即將實行兩項過渡政策,提高工薪所得的起征點和適用新的稅率表,個體工商戶等經營所得適用新的稅率表。為讓廣大納稅人提前享受到改革紅利,稅務部門機關將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一是抓緊制定相關配套征管操作辦法。二是抓緊做好信息系統(tǒng)升級準備工作。按照每月5000元費用扣除標準和新稅率表同步調整個人所得稅扣繳軟件。三是抓緊對稅務人員的培訓輔導,尤其是重點培訓我們辦稅服務廳和12366等一線窗口人員,及時準確為納稅人答疑解惑。四是優(yōu)化資源配置,確保服務到位,征管到位。

16.新的扣繳客戶端能夠方便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嗎?

:為適應新個人所得稅制,方便廣大扣繳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023年8月1日,原“金稅三期個人所得稅扣繳系統(tǒng)”正式升級為“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tǒng)扣繳客戶端”,扣繳義務人可以到各省稅務機關門戶網站免費下載使用該客戶端。9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fā)了支持2023年四季度過渡期政策的扣繳客戶端版本,新的扣繳客戶端設置了在線自動升級功能,升級后的扣繳客戶端新增納稅人身份驗證功能,供扣繳義務人核對和修改納稅人身份信息,以便更加準確的報送相關信息、正確扣繳個人所得稅。

各地稅務部門將持續(xù)做好新客戶端上線后的運維工作,及時解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客戶端使用過程中發(fā)生的問題,并做好安全防護工作,保障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和數據安全。稅務部門還對外公布了扣繳客戶端運維熱線,扣繳義務人在客戶端使用過程中如有任何問題,可以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或者當地運維熱線,及時獲得幫助和解答。

【第6篇】個人所得稅新稅法

今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對個人所得稅法修改的決定。

新個稅法規(guī)定,自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修改后的個稅稅率是,請看下面的新舊個稅稅率比對表

新舊個稅稅率比對表

也許看這個大家還是不知道個稅是如何算出來的,下面給大獎講解一下新個稅如何計算,一圖讀懂!

個稅計算

這樣看應該更加便于理解了吧,舉個更直觀的例子,比如小編月入一萬,當然小編還沒有那么高的收入。改革之前需要繳納345元的個稅,稅制改革之后只需要繳納90元,每個月的工資就可以多拿到手255元,多拿到的錢可以帶老婆或女朋友去吃一頓大餐了。

不過關于個稅稅法修訂后也有悲觀的看法,很多一線城市對于買房落戶對個稅都是有要求的,需要連續(xù)繳納或每月繳納金額不低于一定額度,稅制改革后有沒有發(fā)現自己想給國家繳納點個稅,都沒有資格了?希望國家相關的一些政策也做出相應的調整吧。

個人所得稅稅法修改了,你的工資漲了嗎?你還有資格交個稅嗎?

個人所得稅稅法(6篇)

個人所得稅的年度匯繳清算工作,已經從2022年3月1日拉開序幕了?;⒒⒃谶@里要恭喜可以退稅的人,也要恭喜需要補稅的人。畢竟退稅當然是好事,但是補稅也可以證明你的收入已經超過…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友情提示:

1、開稅法公司不知怎么填寫經營范圍,我們可以參考上面同行公司的范本填寫,填寫近期要經營的和后期可能會經營的!
2、填寫多個行業(yè)的業(yè)務時,經營范圍中的第一項經營項目為企業(yè)所屬行業(yè),稅局稽查時選案指標經常參考行業(yè)水平,排錯順序,會有損失。
3、準備申請核定征收的新設企業(yè),應避免經營范圍中出現不允許核定征收的經營范圍。